什么是说人话? 简单地说,说人话,就是说的话有人味股票怎么做杠杆,人性,有人情。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有的人喜欢说套话,说空话,说假话,说不切实际的话,喜欢打官腔,或故作高深、故弄玄虚,让人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凡此种种,给人感觉不会说人话。
说人话,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说真话,可能没有人听,可能别人听了烦躁,也可能得罪人。说空话套话假话,有人喜欢,谁都不得罪,也不用负什么责任,何乐而不为?可是不说人话的人多了,对社会进步毫无益处,对苍生黎民的危害巨大。
北宋思想家张载在《横渠语录》中,倡导士大夫要为生民立命,为苍生捧起一簇火。他的思想一千多年来一直传诵不绝,鼓舞着一批有良知、有正义的士大夫, 勇于为苍生呐喊,为苍生负重,为苍生聚力,并成为他们毕生的理想追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柳宗元的“苛政猛于虎也”。为苍生黎明的幸福,吹响了最凄美的号角。
展开剩余85%90年代初,认识一位朋友,名字叫杜正。他大学毕业后,起初分配在自来水公司担任技术员。因为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有了一点名气,后来,县政府办选调文秘工作人员,他被选上了,调入县政府办综调室工作。经过几年的历练,担任了综调室主任。
县政府办综调室,专门给县领导写各种各样的大材料。朋友工作十分扎实,对材料报告中各种数据事例都要亲自核实。有一次,朋友看到统计局报送的一组民生数据,水分很大。杜正觉得按如果这样的数据报送,农民当年的统筹提留就要大幅增加。换言之,农民的负担要加重。
杜正来自农村,家里的老父亲种了几亩薄田,当年的收成非常一般,全村人大部分都是这样。可是统计局的数字显示,当年农业大获丰收,农民亩产增收几百斤。这明显是不切实际的数字,事实上农民并未增收,却要因此上缴增加的统筹提留款,对农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杜正非常气愤,就打回统计局,要求重新统计。统计局根本不吃那一套,直接回怼:“我们统计的数字就这样,你爱用不用。”朋友报告领导,领导要他不要多管闲事,只管把报告材料写好。杜正大为疑惑,却又无可奈何。将这一情况告诉了一位媒体的朋友,这位媒体记者深入当地农村,通过详实的数据,写出了一万多字的调查报告,通过内参途径,报给了上级领导。在上级领导的严厉批示下,该县不得不调整了相关数据,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担任综调室主任的杜正,虽然明面上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县里的领导认为他不适合继续在综调室工作了,将他调整到一偏远乡担任副乡长。
在那个偏远的乡里,杜正也是毫不消停,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很少。只要有时间就在田间地头,房舍屋前,与农民交流,了解情况。农民的困惑,农民的苦楚,农民的期盼,他都一清二楚,及时为农民解决了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
他到乡里任职的第二年,乡里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强行要求农民种植一种叫三七的中药材,免费派发种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比种田带来的收入要高。可是杜正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委托农科所对土壤进行检验,认为当地的土质并不适合种植三七。于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奈何力量太弱,没有被采纳。杜正冒着被免职的风险,一家一家上农户的门,告诉他们不能种植三七的事实,为此受到乡政府领导的指责和警告。有些农户听了,放弃了种植,大部分的农户则按要求种植,到了收获的时候,结果真如杜正所言,基本没有收成。农民白忙乎一场,而且药材还造成了土质板块硬化。农户后悔没有听杜正的话,损失巨大。
那时的农村学校都很简陋,学校的房屋有些还是危房,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很严重,孩子们上学的条件很艰苦,有些留守儿童中午只能饿肚子。杜正看到这些,很是担忧,也很是心痛。在大家都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时候,杜正反映了当地学校和教育存在的问题,四处奔走,向上级呼吁引起重视。他牵头企业界的人士,成立了教育基金会,整修改造危房,解决孩子的午餐问题,兑现拖欠的教师工资。
乡政府换届的时候,本来他只是副乡长候选人,却因为代表的选票,当选为乡长。当大会主持人宣布他当选的时候,他感到十分意外。他走上主席台,含泪向全体代表致谢,表示将不负苍生,不负期望,用深爱回报这片土地的人民。
那夜皓月当空,微风吹柳,脉脉含情。那些或大或小的寂静事物,始自深情的根治,恪守着内心的坚定。他仰望深邃的星空,似有千言万语倾诉,但是却不知说些什么好。在这个偏僻乡野的岁月,实实在在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他走不出的背景——不只是乡村美丽的风景,更重要的是他们坚韧包容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多亏有了他们,自己生命才会如此丰富多彩,自己的内心才会如此丰盈饱满,这将是他人生中永久的美好回忆!
他想起读大学时,有一位老师反复教导他:“作为人,快乐的本源何在?我们要将世俗的快乐与精神的欢愉相结合,并且产生出一种行动者的力量,焕发出对于家国以及弱者命运的深切关怀,永远对他们心怀谦逊,胸怀深爱!”老师为人处事中体现的精神和人格,都是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标尺与境界。深情看了一眼洒在水中的月光,他仿佛听见耳边传来一个清晰的声音:“站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坚定自己前行的方向,敢为苍生说人话。”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坚韧、勇气与奉献,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用勇气和智慧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站在汨罗江边,望着滔滔的江水,思绪悠悠,飘向那位心中怀有黎民苍生,矢志追求人间真理,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的伟大诗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流淌的是对苍生苦难的同情,对民生艰难的哀叹,那份情怀多么难得啊!
我喜欢那种经历了大风大浪,却还平静得像只是下雨时踩湿了裤脚一样的人;我喜欢那种知道自己渺小,却还能吹响哨声提醒别人的人;我喜欢那种身处低位,却又不忘家国不忘根本的人;我喜欢那种处于逆境,却含着泪咬牙在风雨中奔跑的人 。他们敢为苍生说真话,说人话,是真正的强者,真正的清醒,真正的觉悟,真正的伟大!
发布于: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