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机械硬盘等主流磁存储主要是基于电流来实现自旋调控,具有功耗高,难以集成等问题。但通过磁电耦合效应实现的自旋调控是依靠电场进行信息的写入跟私募做股票靠谱吗,操作过程不涉及电流的引入,因此存储器的功耗有望大大降低。
具体来看,易华录1月26日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基于政企数字化业务占据的关键客户资源和华录集团的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蓝光技术,研发成功公司独有的光磁电一体超级存储技术,战略性布局发展数据要素业务。
传统锂电池的电极用的是石墨,而目前主要是碳硅负极。点击收听本新闻听新闻快科技11月24日消息,进入2024年,国产手机的电池容量整体呈不断走高之势,6000mAh已经成为常态,更有厂商直接干到了7050mAh,让旗舰手机电池进入“7”字头时代。
而到了明年,将是手机大电池的爆发之年。
据@数码闲聊站 爆料,从供应链物料看,明年好几家新机会上7000mAh,旗舰机也会用,高倍率电芯的快充有望干到百瓦;中端线容量一路疾驰,NPI 7500mAh-8000mAh。
可能有人会担心大电池带来的厚度,其实大可不必。以前不久刚刚发布的红魔10 PRO为例,在7050mAh超大容量电池的加持下, 红魔10 PRO依然保证了8.9mm的机身,与主流旗舰机厚度差别不大。
据了解,国产手机大电池的流行,主要得益于自研的高密度电芯纷纷推出,比如金沙江、青海湖、蓝海、冰川电池等,他们有一个共性,即锂电池里的电极更新了。
传统锂电池的电极用的是石墨,而目前主要是碳硅负极。硅容纳锂离子的能力是石墨的24倍,提升一个数量级,硅加入碳又保证了电池的稳定性(如果只用硅容易鼓包爆炸)。
硅碳电池的本质其实就是把硅塞进碳骨架之内,这样即使发生膨胀,也会被限制住。
2023年前后,硅碳电极的含硅量开始提升到6%以上,大规模稳定量产也基本解决了,于是手机厂商们也开始有了电池容量的暴涨。
当然,归根结底,就跟屏幕、解锁、人脸识别的一样,各个手机厂的新电池技术,本质上都来自供应链技术的成熟。